聚合氯化鋁企業如何在微利時代贏得市場
我國國情表明,從高利潤時代走進微利時代已是大勢所趨。在這樣的大趨下,聚合氯化鋁企業不僅要降低成本、保證質量、開發新品是微利時代贏得市場的唯一出路,而且要提高服務質量,做好技術分析與咨詢,才是企業從目前國內市場“一窩蜂”降價大戰中脫穎而出的大好時機。
聚合氯化鋁作為水處理劑有幾大優勢。首先是性能上的優勢。它在工業上大的用途是作為水處理絮凝劑,由于優勢突出,適用范圍廣,比傳統絮凝劑用量可減少1/3~1/2,成本可節省40%以上,已成為目前國內外公認的優良凈水劑。此外,它還可用于凈化飲用水和給水的特殊水質處理,如除鐵、除鎘、除氟、除放射性污染物、除浮油等。
近年來聚合氯化鋁已發展成為技術成熟、市場銷量大的絮凝劑,并有逐步取代傳統絮凝劑的趨勢。西歐各國于 1976年開始生產聚合氯化鋁,用作水處理絮凝劑;美國、加拿大已于1983年批準將其用于城市給水和工業廢水處理。歐洲聚合氯化鋁的應用已約占整個市政水處理市場的70%,日本約占整個市政水處理市場的90%。
鋁灰鋁屑成本可能是引發微利“多米諾效應”的第一張牌,聚合氯化鋁價格越來越透明、代理商利潤越來越稀薄,但很多強化聚合氯化鋁代理商公布,別看單子不少,利潤率實在不高。三五年前聚合氯化鋁還占市場絕對優勢,雖然價低但銷量高也有錢賺,隨著消費者對新型高效聚合氯化鋁的消費轉向以及競爭的白熱化,保持、超越原有的戰績難上加難。聚合氯化鋁進入微利時代。原材料漲價、行業標準提升、人力成本居高不下、消費者日漸成熟,凈水材料領域的企業共同身處一個路口,聚合氯化鋁暴利時代將終結,聚合氯化鋁微利時代腳步來臨。因此聚合氯化鋁在今天的微利時代中,企業更應在質量保障的情況下,提高服務,才能穩定前進。若是一味一搞價格戰,質量失信,服務怠慢,同時也意味著失去了客戶的信息,更是毀滅了企業在市場的立足之地。